首页 > 大军阀:从小帮派到世界唯一列强 > 第140章 地字号兵工厂,玉米的丰收

我的书架

第140章 地字号兵工厂,玉米的丰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二天中午,今天是周日,是何天休息的日子。
每周日何天都会给自己放一天假,放松放松。
如果每周七天都上班的话,累死他算了。
何天的后院中,他正和自己的两位姨太悠闲的晒着太阳。
冬日的阳光照射在何天的身上,浑身暖洋洋的。
和自己的两位姨太嬉闹了一会,何天吃完午饭,实在闲不住,又往大兴军总部大楼走去。
大兴军的总部大楼距离何天的宅子也就五分钟路程。
走在前往自己办公室的走廊中,正抱着两份文件的刘助理惊讶的看向何天,随即说道:
“总长,您怎么来了,今天您不是休息吗!”
何天摆了摆手,看着刘助理手中的文件说道:
“休息了一上午也差不多了,下午闲着没事就来看看。
反正这些文件都是要处理的,你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是您明天要处理的文件,我先给您分好类。”刘助理回答道。
“行,今天我就先处理吧!
走,去办公室。”
“你平时也要注重休息啊!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工作,毕竟你可是要一直给我处理文件的。”
“是,总长。”
一路上,两人闲聊着。
两人走进办公室后,何天坐在椅子上,让刘助理将一些重要的文件先拿出来处理。
第一份是军事部的文件,
军事部议员甘风力提议希望总长能再建设一座兵工厂。
用以解决赣省和泽省一部分预备士兵还拿着缴获枪械练习的问题。
甘风力这份文件不只是个提案,他还陈列出几道可行的方案。
何天拿着这份文件,随即走到了办公室中的地图前。
经过一番思考,何天最终将这个军工厂设置在了苏省与泽省的交界地带。
何天拍定后便下达指令让总管院开始设定预算。
.........
经过了约一个月的训练,泽省和赣省的新兵也训练完毕。
只需要经历战场的洗礼便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兴军的士兵。
泽省的新兵军事基地分为了三个大基地和若干小军营,三个大军事基地分别名为泽一,泽二,泽三。
泽省的新兵训练事宜是由罗良国总负责。
赣省的军事基地和泽省是一样规划的,总负责人是甘风力。
..........
申都,距离申都市中心几十公里的郊外。
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茂盛,仿佛在向天空展示着他们丰硕的成果。
李老汉后面背着一个箩筐,动作利落有力,伸手,用力一掰,随后往后一抛将厚实的玉米丢到了自己的箩筐中。
李老汉正干的火热。
这时,一位老汉背着装了满满一筐玉米兴高采烈的从李老汉的田地旁走过。
这位老汉看着正在劳作的李老汉,向他大声的吼道:
“李老汉,你的收成怎么样。”
李老汉闻声望去,但是手中的活计并没有停下,他看向那位老汉喜气洋洋的说道:
“好着嘞,虽然播种的有点晚了,但是今年玉米的收成是往年的三倍。
而且这些收成交了税务后,今年我家的粮食都还有剩余,我家大孙上学都不成问题了!”
这位老汉看着李老汉打趣的说道:“那当时你还不肯种植大兴军给予的玉米种子。”
“我糊涂我糊涂。”
“快收拾吧!大兴军那里的田地还等着我们帮忙呢!
咱们大兴军给我们田种,给我们粮食种子,我们不得去帮忙,张狗子他都已经去了。”说罢,这位老汉便背着玉米急匆匆的走了。
李老汉也加快了手中的速度。
苏省郊外,大兴军的田地中。
大兴军的农业技术人员在申都的这片郊外种植了约五平方公里的玉米,这也是大兴军第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和俘虏一同种下的。
现在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
五平方公里约等于7500亩地。
原来申都居民的玉米种每亩地可以收获150至250斤玉米。
而现在大兴军这片农田每亩玉米产量为600斤左右,这还是受多因素影响减产了。
这一次的粮食收割大兴军便可以获得450万斤玉米,可以短暂的解决申都和苏省的少粮问题。
而且在苏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也已经播种开始种植。
玉米的生长周期约为100天。
当在申都总部的何天看着这份农业部递上来的文件时,脸上露出了笑容。
粮食问题终于开始慢慢解决了。
何天将目光看向了墙壁上的那张地图。
必须要将相省给打下来,那里也是可以大面积种植水稻的。
在赣省,一些敌军士兵的俘虏便在赣湖的平原上开垦田地。
赣湖平原可是有好几万平方公里,只要将那里开发出来,那么整个南方少粮的问题可以暂时解决了。
苏省与泽省的地字号兵工厂总管院已经将预算估出来了。

何天对这个地字号兵工厂的初步要求是,先建设五条步枪生产线,其余各武器一至三条。
总管院财政部给何天报上来的预算是1500万大洋。
何天签了字,同意了。
总长号令分发到总管院,随即便是总管院号令,一层一层的审核。
现在整个大兴军哪哪都是在花钱。
申都,苏省,赣省,泽省三个省份的半年的财政拨出便是约十八亿大洋。
而且这部分钱暂时并不能盈余。
三个省份的建设都是需要钱的。
如果不是有这些军阀和土豪给予的家底,何天现在也会有些肉痛。
现在的税务已经不是一月一收,那样实在太过繁琐,浪费资源。
现在四地的税务是半年一收,分为上半年税和下半年税。
但是由大兴军控制的工厂,每个月的盈余都是进入大兴军自己的账库中。
大兴军掌握了苏省,申都,赣省,泽省约百分之七十的工厂。
尤其是重工业方面,大兴军几乎是全部自己掌控。
由于大兴军的不断扩张和领地内十分安稳,而西方又正值打仗。
所以不断的有西方工厂搬移到了大兴军的地盘。
主要是往苏省和泽省搬移,赣省因为交通不便,比较少。
这解决了大兴军领地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
.............................................

sitemap